logo
网站导航
首页 实时讯息

【金昌】金川区巧用“蓝色绣花针” 绘出城市治理新图景

发布时间: 2025-09-01 12:34:00 阅读量:0

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金川区城市管理局以党建为引领,以制度为基石,以科技为引擎,探索出一条精细化管理新路径,用“绣花功夫”织就城市治理新图景,逐步构建起党建引领、制度保障、智慧赋能、多元共治的“金川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精细化管理“主心骨”

图片

金川区城市管理局精心打造“蓝色绣花针 守护文明城”党建品牌,形成“1+3”党建融合体系,涵盖“同心向党 智汇督查”“初心为民 护航发展”“匠心精绣 靓城惠民”三大子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通过“3457”工作法,实现党组、支部、党员三维聚力,将党建工作与市容整治、民生服务、队伍建设、智慧监管四项任务融合,借助“逢6包帮”“文明商户评选”等七个载体常态化解决群众诉求,真正实现城市品质与党建品牌双提升。

健全制度体系

夯实标准化治理“基本盘”

图片

金川区城市管理局围绕“依法执法、规范执法”目标,构建起系统完备、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修订完善城市管理权责清单,出台多项规范性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保执法程序规范、过程透明、结果公正。同时,建立标准化执法流程和监督机制,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和群众信任度。

创新协同机制

激发多元共治“新动能”

图片

金川区城市管理局按照“全域整治、统筹推进、高标提升”的总体思路,以健全的机制体系夯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基础。探索建立并熟练运用“一长八员”“四定两覆盖”“马路办公”“门前四包”等制度机制,确保城市管理在时段与空间上实现全覆盖;以“逢6”包帮志愿服务和“文明商户”评选为抓手,引导激发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创新推出“有困难找城管”服务品牌,组建商户服务群,设置流动执法“小蓝车”,配备“便民多功能工具箱”“便民医疗包”,线上线下“双线融合”解决市民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

践行一线工作法

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米”

图片

金川区城市管理局持续深化“马路办公”机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前置。建立常态化一线巡查制度,实现“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推行领导干部包干下沉制度,由局领导带队,开展“马路办公”,针对“门前四包”落实、违法建设治理等重难点问题现场督办。同时,创新“交巡警嵌入式执法”模式,整合交警力量下沉至城管执法大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实现“1+1>2”的治理效能。

推行柔性执法

传递城市治理“温度感”

图片

金川区城市管理局依托“三项制度”全面落实,推动执法信息全公示、过程全记录、重大决定100%法制审核,提升执法规范化、法治化、精细化水平。创新柔性执法实践,通过“首违不罚”“两轻一免”清单优化营商环境;同步深化实战能力培养,推动执法人员从“学知识”向“练本领”转型。强化成果转化,将训练实效融入“721”工作法(70%服务解决、20%管理化解、10%依法处罚),实现执法理念从“以罚代管”向“服务为先、管理为基、执法为要”的根本转变。完善长效赋能机制,以“每周一讲”“每月一考”及典型案例发布制度深化“以案说法”,结合岗位大练兵、队伍大比武活动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与规范化水平。

融合数字技术

构建智慧监管“新引擎”

图片

金川区城市管理局积极推进智慧化城市管理水平,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升级改造原有数字城管平台,打造视频中台(AI)场景算法,建成“三大系统+ N项应用”新的智慧城管平台,124路监控点位加载AI算法,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的智能化识别与高效处置。车联网、智能报警系统、全时语音追呼等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技术+治理”深度融合新格局,构建起智慧监管“新引擎”。

面向“十五五”时期,金川区城市管理局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持续深化“蓝色绣花针”精神,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最后一米”,力争实现执法规范化、管理全域化、监管智能化、共治常态化,奋力绘就“创新、宜居、智慧、文明”的现代化金川新图景。

作者:朱彦羽

来源:金川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辑:魏戈琪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