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生死竞速战胜热射病病魔
本报讯(记者吴文可通讯员范道奎倪溢港)烈日炎炎,热浪滚滚,热射病的威胁不容小觑。
8月3日,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郑州市70号急救站)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高温阻击战”,他们凭借着卓越的专业能力与高效的团队协作,用时15分钟成功将一名病情危重的热射病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病例回顾】高温下的生命呼救
8月3日(周日)下午两点,郑州气温飙升到了39℃,正值一天中最酷热的时段。
下午两点二十四分,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郑州市70号急救站)突然接到120指挥中心指令:“未来路与商城路交叉口有一名中年男性在户外突然头晕、乏力,伴意识障碍,全身发烫。”
时间就是生命!医院急救站医护团队携带急救设备和中医急救包,立即乘坐120急救车赶往现场。
10分钟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张先生皮肤灼热干燥、意识模糊、呼吸急促、脉搏细速,血压不稳,体温计显示其体温已飙升至惊人的41℃。
这是热射病(重度中暑)的典型表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极高,必须争分夺秒抢救!

【西医急救】降温补液,无缝衔接
急救团队迅速将患者转移至急救车内,并保持车内阴凉通风,立即启动西医急救措施。
物理降温:
解开衣物,调整车内空调并用风扇强力通风散热,快速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同时用浸湿的毛巾擦拭全身皮肤。
现场人员密切监测体温,目标是在“黄金30分钟”内将患者核心体温降至安全范围。
液体复苏: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补液扩容、镇静、抗凝,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循环稳定。
生命支持:
持续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给予吸氧,做好气道保护准备。
【中医协同】应急干预,简便高效
在全力进行西医物理降温和补液的同时,急救医生果断运用携带的中医急救包,实施中医特色急救技术“十宣穴放血以泄热开窍”,迅速在对患者十个手指尖的十宣穴进行严格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快速点刺,挤出少量暗红色血液。

刺血后3~5分钟,患者烦躁状态明显减轻,眼神开始聚焦,对外界呼唤有微弱反应,意识状态显著改善。
同时,急救队员持续按压患者人中穴以醒神开窍,并快速针刺耳部等清热要穴,进一步辅助降温、缓解痉挛。

【高效转运】患者转危为安
急救团队边救治边转运,迅速将患者安全转运回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
经过进一步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下午两点五十分,患者体温成功降至39.1℃,意识逐渐清晰,抽搐停止,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
这场救治充分展现出中西医结合是1+1>2的急救效果,在应对急危重症时具有“快、准、稳、效”的特色优势。
患者张先生清醒后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
目前,张先生已脱离生命危险,病情稳定,正在积极康复治疗中。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主任纪明军介绍,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属于重度中暑。
其特点是核心温度迅速升高(通常>40℃),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昏迷、抽搐等),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
急救的核心在于快速(30分钟内启动)、有效、持续地降低核心体温,同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早识别、早降温、早送医至关重要!
- 15分钟生死竞速战胜热射病病魔 2025-08-08
- 滨医附院援青医疗队挽救血管通路困难患者 守护高原生命线 2025-08-08
- 河南省洛阳市种业发展中心产业调研助力精准帮扶 2025-07-28
- 荆江评论:全民行动,共织防溺水安全网 2025-07-24
- 中设股份上演“地天板” 2025-07-24
- 56岁男子反复高热因体内藏大量“黄水晶”,上海医生“双镜合璧”解痛苦 2025-07-15
- 转扩!河南公布31家配备抗蛇毒血清医院名单 2025-07-14
- “医生+工程师”,守护健康有了更多可能 2025-07-12
- 葛荟婕自曝做戒酒手术,医生:“戒酒芯片”降低饮酒愉悦 2025-07-09
- 独居女子沉迷这事已花掉200万,两套房都不够用!邻居接连投诉! 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