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援青医疗队挽救血管通路困难患者 守护高原生命线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8日讯 近日,青海省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ICU迎来一项技术突破——山东省援青海省海北州医疗队队员、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护士长邢绍芝成功为一名血管通路极度困难的尿毒症患者实施了首例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PICC置管术。这不仅为患者打通了至关重要的“生命通路”,更标志着海北州在危重患者血管通路建立技术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高原患者遇难题 血管通路成瓶颈
海北州地处高原,许多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因反复穿刺、血管条件差等因素,常规的外周血管通路建立异常困难。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名有8年尿毒症病史的患者,此次因严重电解质紊乱入住ICU,上肢血管和股静脉经多次穿刺和抽血破坏严重,并且还带有透析用的动静脉瘘,严重缺乏静脉通路途径,面临这样的困境,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技术驰援破困局,颈内静脉辟新径
邢绍芝凭借其丰富的PICC置管经验,精准判断该患者需采用更高难度的颈内静脉入路。她系统性地向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团队传授了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PICC置管的理论知识、操作要点及风险防控策略。 在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后,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精准、顺利地完成了导管置入。整个手术过程规范、安全。位置理想,血流通畅,患者生命线得以重建,为后续规律透析提供了坚实保障。

守护高原生命线,援青再续新篇章
此次颈内静脉PICC技术的成功落地与应用,是山东省援青医疗队深化帮扶、精准对接海北州需求的又一硕果。它有效提升了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乃至整个海北地区在危重症患者血管通路建立方面的救治能力,为高原尿毒症等需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更可靠、更先进的生命支持选项,生动诠释了医疗援青从“输血”到“造血”、从“解决当下”到“赋能长远”的深刻内涵。一条条安全建立的血管通路,正成为守护高原群众健康的坚实“生命线”。
闪电新闻记者 王飞飞 通讯员 邢绍芝 董坤 滨州报道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患者 静脉 血管 高原 尿毒症 生命线 医疗队 青海省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8-08 13:01:00
- 本文链接:https://m.kqjh.net/news/OpDqwoy53B.html
- 上一篇 > 新乡胖东来三胖招1000人!于东来:200个名额留给边防退伍军人,20个岗位给曾服刑人员
- 下一篇 > 普京会见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
- 滨医附院援青医疗队挽救血管通路困难患者 守护高原生命线 2025-08-08
- 56岁男子反复高热因体内藏大量“黄水晶”,上海医生“双镜合璧”解痛苦 2025-07-15
- 高原绿茵燃激情 牦牛劲旅展雄风 ——第二届“青超联赛”第五轮玉树主场见闻 2025-07-14
- “医生+工程师”,守护健康有了更多可能 2025-07-12
- 2025若尔盖“国家公园杯”高原篮球邀请赛7月20日开战 2025-07-11
- 葛荟婕自曝做戒酒手术,医生:“戒酒芯片”降低饮酒愉悦 2025-07-09
- 独居女子沉迷这事已花掉200万,两套房都不够用!邻居接连投诉! 2025-07-06
- 让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前沿医疗技术 2025-07-03
- 200条服务举措、50个示范岗,聚焦“四项创新”提升就医获得感 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提档再升级 2025-06-28
- 青海省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学习考察 尹力殷勇与吴晓军罗东川座谈 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