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法”润人心“矫”促新生
时光荏苒,《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已颁布施行五载春秋。五年来,遵义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建章立制,规范执法,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平安遵义、法治遵义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章立制 织密监管网络体系
“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近日,在仁怀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入矫宣告仪式上,省司法厅派驻民警易远照向社区矫正对象郑重宣读《社区矫正宣告书》《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告知社区矫正对象权利与义务,并重点强调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违规处罚后果。同时,明确矫正小组成员的组成及职责,并签订《社区矫正责任书》。

近年来,遵义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将筑牢社区矫正安全稳定防线作为重中之重,遵义市司法局相继出台《遵义市社区矫正法定职责任务清单》《关于规范社区矫正对象脱漏管的意见》《遵义市社区矫正机构与公安机关常态化社区矫正信息化核查机制》等,补齐短板机制、拧紧工作链条。
强基补员 夯实基层执法根基
“请出示身份证件。”遵义强制隔离戒毒所派驻民警李莎正在核对社区矫正对象王某和保证人的身份信息,这是她被派驻到红花岗区司法局后的主要工作职责。
选派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到遵义市中心城区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是遵义市司法局深入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工作的创新举措,由遵义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民警到中心城区司法局,设立“三社”创新试点大队。调查评估、报到登记、信息采集、宣告入矫、警示教育、收监执行等执法环节里都能看到戒毒所民警的身影。他们和社区矫正管理局的干部们既分工明确又协作配合,不仅充实了基层执法力量,还推进了队伍专业化建设。

2024年1月,“三社”创新试点大队、红花岗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发现,社区矫正对象赵某入矫首月3次未按时报到,走访谈话中,赵某自述“罚金榨干最后流动资金”,流露出对执法的严重抵触。原来,赵某仓库积压的30吨被查封原料未得到及时处置,每月产生超付仓储费用3200元,给家庭生活造成额外压力。同时,银行抽贷,造成30万元资金缺口,面临资金链断裂等风险。赵某企业经营、个人及家庭生活受到较大影响。红花岗区社区矫正管理局联合检察机关,协助启动执法监督程序,调取原始查封清单,并联系市场监管部门现场鉴定确认30%物资与案件无关。随后,红花岗区社区矫正管理局联合检察机关召开行政执法监督听证会,认定超期处置行为违法,责令相关部门限期完成分类处置。
三个月后,经回访了解,赵某的企业经营情况日均出货图片量从之前的2吨上升到8吨,员工返岗率从35%上升到89%,企业银行授信额度从0元调整到15万元;赵某带领员工参与社区公益活动6次,还建立“阳光粮油”助老送餐点,服务社区独居老人,受到基层组织和群众一致好评。
普治结合 彰显普法宣传实效
2022年7月2日,遵义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许鹏做客遵义交通广播直播间,与广大听众互动,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收听人数达84.57万。同年,遵义市司法局以社区矫正为题材制作的微电影《救赎》入围第七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

2024年7月25日,习水县司法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格员、社区矫正对象家属等参加社区矫正中心“开放日”活动。活动中,与会人员实地参观社区矫正中心的报到室、宣告室、心理矫治室、VR宣教室等功能区。近年来,全市各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广泛开展“社区矫正日”开放活动60场次,持续提升社会各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2025年5月15日,绥阳县社区矫正中心正在对刚入矫的社区矫正对象王某、张某、孙某开展警示教育——集中收看警示教育片《社区矫正≠逍遥法外》。这部警示教育片是遵义市司法局联合驻遵监狱拍摄,以社区矫正对象违反监管规定被收监执行为题材,采取同期声制作,通过监狱服刑人员讲述在失去自由后,给自身和家庭带来的伤害和痛苦,告诫全体社区矫正对象要以此为戒,珍惜社区矫正的机会。如今,该教育片已成为了遵义市社区矫正对象的“入矫第一课”。
科技赋能 推动管理智能转型
近日,在湄潭县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登录省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远程视频点验,整个过程快速高效。“以前监管社区矫正对象,要依靠传统方式进行,时间慢、效率低,现在依靠系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及时发现越界脱管,大大降低了执法风险。”湄潭县社区矫正中心负责人何耀钢说。这是湄潭县司法局按照司法部的标准打造的“智慧矫正中心”。

目前,遵义市已建成5个这样的“智慧矫正中心”,预计今年内可实现全覆盖。近年来,遵义市司法局高度重视社区矫正机构智能化建设,大力支持“智慧矫正中心”建设,遵义市各级社区矫正机构依托贵州省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精准评估和智能预警,通过信息化核查、活动轨迹搜索、APP定位,提升定位核查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能,全面筑牢“电子围墙”,实现了数据一体化、管理智能化、互联移动化、指挥可视化的建设目标。
精准帮扶 促进矫正提质增效
2024年8月的一天,社区矫正对象张某因子女就学问题求助播州区司法局枫香司法所,该所所长敖庭燕积极对接教育部门,帮助协调其解决子女就学难题,帮助张某子女成功就近入学。同年9月1日,张某向敖庭燕送来了一面写着“怀爱民之心解难事,办利民之事暖人心”的锦旗,短短的16个字,代表的是社区矫正对象对司法所工作的高度认可。
2025年5月14日,红花岗区司法局北京路司法所也收到了来自社区矫正对象林某赠送写有“严管厚爱显担当,矫心正行塑人生”的锦旗。从入矫之初的沉默、愧疚、自卑,司法所工作人员对林某开展心理疏导和就业规划,直到林某重拾信心,开启新生活。林某说:“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法律的威严背后,是司法工作者的温暖。你们的付出,不仅仅是完成工作,更是挽救了一个人、一个家庭。”

近年来,遵义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分类教育、个别化矫正模式,“正阳社工”“春雨社工”“春阳社工”等项目以其精准的帮教惠及社区矫正对象。
2024年12月17日,遵义市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实践基地在遵义市司法局挂牌设立,遵义医科大学心理服务体系团队的帮教队伍靶向发力的心理矫治模式已覆盖遵义中心城区,逐步实现“管得住”向“矫得好”转变。
2024年初,遵义市司法局深入落实省司法厅工作部署,与民盟遵义市委签订黄丝带帮教协议。2024年12月24日,仁怀市司法局与民盟遵义市仁怀支部挂牌设立“黄丝带帮教基地”,充分发挥民盟在教育、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优势,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帮教服务,进一步推动帮教工作走深走实。
站在新的起点上,遵义市司法局将持续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全面增强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质效。
通讯员 臧鑫
编辑 何琴
二审 张谌
三审 黄丽媛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遵义市 社区 司法局 遵义 对象 中心 社工 戒毒所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7-14 09:56:00
- 本文链接:https://m.kqjh.net/news/bpVWKJBVW3.html
- 上一篇 > 陈刚会见中关村100企业家俱乐部代表
- 下一篇 > 吉林省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悬赏公告(2020)吉03执恢23
- 遵义:“法”润人心“矫”促新生 2025-07-14
-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喻阳洪被查 2025-07-10
- 矛盾纠纷不用愁!辽宁省县级综治中心地址电话发布 2025-07-08
- 李营街道翔悦社区开展“心系独居老人,走访入户暖人心”活动 2025-07-06
- 驻楼配送员、智能机器人……美团“接力送”方案缓解骑手进小区、等电梯难题 2025-07-05
- 暖心收留骑行大学生 热饭留宿传递人间温情 2025-07-04
- 北湖区燕泉街道: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共建平安家园 2025-07-04
- 党建引领聚合力 文化惠民暖人心 2025-06-28
- 临颍县固厢乡:扎实推进监测对象评定工作 筑牢乡村振兴防返贫底线 2025-06-26
- 遵义昨夜今晨多地暴雨,未来3小时以小雨为主 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