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导航
首页 实时讯息

母亲的N种模式:打破标签 活出自我

发布时间: 2025-05-12 10:44:00 阅读量:0

你心目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形象?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还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昨天是母亲节,让我们走近厦门多位优秀的母亲,看一看她们不被定义的人生。

她们用脚步丈量大地,让孩子在多元的文化中开阔视野;她们在忙碌的家庭事务之余,也在事业上发光发热。她们打破传统规则,用行动为孩子们树立了勇敢追梦的榜样,诠释了母爱的伟大与女性的无限可能。

迟婷婷

“95后”飒爽骑警的温柔守护

穿上警服,她是穿梭于车流中的飒爽骑警,用88斤的瘦小身躯驾驭400斤的钢铁座驾;换上便装,她是和儿子一起挑战山间漂流的“冒险妈妈”,希望带儿子看遍祖国山河。作为厦门交警女子骑警队首批队员,这个从辽宁远嫁厦门的“95后”姑娘迟婷婷,诠释着“母亲”二字更辽阔的可能。

飒爽骑警迟婷婷。

钢铁座驾上的柔情守护

成为骑警前,迟婷婷从事的是与交通安全毫不相干的拍摄工作。这个喜欢极限运动和摩托车的北方姑娘,在看到女子骑警队招募信息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回忆起刚加入女子骑警队时前两个半月的封闭训练,迟婷婷眼中闪着光。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开始训练,面对重达630斤的摩托车,体重仅88斤的她坦言:“第一次见到这个‘大家伙’时,心理压力挺大的,总觉得不可能扶得起来。”训练中手上磨出的茧子和血泡,以及无数次摔车的经历,都成为了她蜕变的见证。这位倔强的年轻妈妈始终没有退缩,通过坚持不懈的体能训练,仅用一周时间就掌握了“巧劲”,能够自如地扶起这个庞然大物。

翻开迟婷婷的执勤包,除了常规警械,角落里总塞着未拆封的饼干、糖果等零食。队友们都戏称她是“移动小卖部”,“遇到小朋友要找婷婷,她那里有吃的”。迟婷婷说:“有一次在轮渡帮助了个低血糖女孩后,这些零食就成了我执勤包里的标配。其实当妈的都懂,孩子突发情况比较多,随时就可能饿了,饿哭时一包零食就能先安抚住。”

“冒险妈妈”不设限的母爱

迟婷婷的儿子小奕今年6岁了,性格比较害羞腼腆,但提起妈妈时总是满脸自豪。一次交通安全宣讲课上,当迟婷婷穿着制服走进幼儿园时,他骄傲地向同学们宣布:“那是我妈妈!”看到妈妈的制服,小奕眼睛发亮:“妈妈你太帅了,我长大也要当警察!”

在育儿方式上,比起传统的严母形象,迟婷婷更愿意做儿子的“最佳玩伴”和“旅行搭子”。有趣的是,小奕完全继承了妈妈热爱冒险的基因,小小年纪就对极限运动和旅行充满热情。为此,迟婷婷会协调好工作,提前计划,带着儿子来一场“探寻中国”的旅行——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追着羊群奔跑,去沈阳体验滑雪的刺激,到龙岩感受漂流的乐趣,在青海、甘肃的沙漠里看落日余晖……

“我们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是孩子想去的地方,我都会尽量带他去,去年夏天他说想玩水,我就带他去漂流,今年想去长隆看动物,我正在调班攒假。”迟婷婷说,虽然需要特意攒假期,但看到他开心的样子,一切都值得。“我不想给他设限,多出去走走看看,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这对他的成长也很重要。”

这位“95后”妈妈用行动证明,母爱可以有很多种模样,既能在岗位上守护城市安宁,也能带着孩子看遍山河壮美。

林晴

在“折腾”中“玩”出精彩

早晨7:20,闹钟在“果妈”林晴手机里准时奏响。15分钟后,7岁的儿子已熟练热好牛奶麦片。送完孩子上学,她还能补个回笼觉。9:30左右,这位摩羯座妈妈已稳稳坐在厦门岛内星鹭童行的办公室,开始构思新的“宠妈计划”。“周一到周五,每天玩法都不重样。”林晴笑着晃了晃手机,“现在是玩都玩不过来了。”

燃烧卡路里,彻底释放身心的林晴。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在星鹭童行这个平台上,旗袍课、妆容课、国学课、绘画课……周一到周五都是“妈妈放风日”。林晴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在这里,她和100多位妈妈“各显神通”共创,打造出一个妈妈们学习和成长的乐园。

她组织亲子活动时,心思格外巧妙。既带上孩子,让孩子跟着老师独立“上课”,又会给妈妈们留出独立空间,让她们能去参加沙龙、下午茶,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惬意时光。

“纯粹是为了玩才组的局。”林晴说,在这儿,大家都特别放松,不把赚钱当目的搞事业,却在身心健康方面收获颇丰。每周她还会给自己留一天作为运动日。“高尔夫、骑行、爬山等等,反正就是燃烧卡路里,彻底释放身心。”她说。

林晴的人生轨迹,就像她精心规划的户外路线,满是曲折与惊喜。从电视台扛着摄像机四处跑的实习记者,到毅然放弃教师编制,再到拉萨开起青旅,这个来自福建南平的姑娘,似乎总在打破常规、挑战自我。

2017年,她与高中同学闪婚闪育,迅速成为妻子,接着又升级为妈妈。产假那半年,她着实煎熬。“每天眼巴巴盼着老公下班,老公有应酬就焦虑得不行。”林晴对导报记者说,那段日子让她彻底醒悟,这绝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秉持着“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信念,孩子0到1岁,她自己开早教中心;1到3岁,又转战游乐场,带着孩子一起打拼。在她看来,生活不该是围着孩子和老公转圈,更不能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磨灭自我。

“作为一名女性,也是一名妈妈,独立非常重要。”林晴说。

先做自己,再做妈妈

2023年,林晴创办了星鹭童行。平台上的110位“共创妈妈”,是林晴从亲子活动中“捡”来的宝藏。最初,她只是想解决“周末不知带孩子去哪”的难题,没想到意外搭建起一个100多位妈妈共创的平台。

这些妈妈来自五湖四海,她们曾在职场上叱咤风云,或怀揣创业梦想,却因妈妈这个角色做出牺牲。林晴深知妈妈们的不易,她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妈妈们既能兼顾家庭,又能重新施展专业技能、整合资源。“当你先滋养自己,整个世界都会来爱你。”林晴对妈妈在各种关系中的理解十分透彻。她觉得,妈妈首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先生的太太,最后才是孩子的妈妈。

她把夫妻关系看得比亲子关系更重要,坚信只有夫妻关系和谐,家庭才能幸福美满。在她的影响下,妈妈们也逐渐关注自我成长,不再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

林晴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在她看来,孩子6岁以上就可以单飞,参加各种活动。周末,如果孩子需要,她会提供高质量的陪伴。更多时候,她会把孩子交给教练,自己则约上小姐妹尽情玩。

陈雅娜

妈妈的努力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她是妈妈,5个孩子眼中的“超人”;她是陈雅娜,厦门满钇企业服务集团创始人。

她说,妈妈的角色,她可以在家庭,也可以在追梦,可以温柔如水,也可以披荆斩棘;她说,教育孩子不是说教,妈妈的努力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陈雅娜与孩子互动。

妈妈是永不设限的动词

遥想当年,17岁的陈雅娜因为中考失利,曾徘徊于流水线的工厂大门前。可谁也没想到,一次厦门之旅,改变了她的命运。陈雅娜还记得,四千多元的学费是厦门的陈奶奶资助的,中专学校的资格也来之不易,所以当同龄人恣意享受青春时,她白天读书,下课勤工俭学,晚上读夜大。

雨露星辰,都曾见识过这个闽南姑娘的一往无前,这种劲头在成为母亲后化作更璀璨的光。2008年,22岁的她和学长从校园走向家庭,很快成了一位新手妈妈,接着是二孩、三孩——到现在的“吉祥五宝”。

陈雅娜深知,作为母亲,自己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她把“妈妈”这个词拆解成无数鲜活的动词。她认为,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2012年,陈雅娜离开从月薪500元干到运营总监的财务公司,毅然决定创业。那时她的二宝刚出生没多久,一没资金、二没业务、三没员工。但是,她心中充满了力量,硬是靠着不服输的劲头,把公司做出了名堂。

如今,孩子们一边喊她“超人妈妈”,一边说“我要成为像妈妈一样的女神”。努力,成了陈雅娜和孩子们之间一种可以传承的力量。

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本

今年40岁的陈雅娜,有5个孩子,3个男孩2个女孩,但在她的言行之间,没有妈妈的焦虑和担忧,更多的是从容与淡定。

和大多数妈妈不同,陈雅娜从不替孩子们做决定,而是让他们自己去规划、去选择,让他们自己去丈量这个世界。“我不会告诉孩子们桂林山水有多美,我会带他们亲眼去看、亲身去体会桂林山水的美,让他们亲自接受世界的教育。”

“我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用成为千篇一律的‘优秀孩子’,只要成为自己爱的那个人。”陈雅娜说,她从不给自己设限,男人做得了的生意,她可以做得更好;她也不给孩子贴标签,每一个闪光点都值得被欣赏,每个人都可以有无限可能。

吴雪莹

“90后”辣妈带着儿女“闯”世界

这个母亲节,“90后”吴雪莹带着10岁的女儿,第一次站在攀岩墙前。

三下五除二,吴雪莹像个蜘蛛侠一样,敏捷而迅速地“飞檐走壁”。女儿仰着头,跃跃欲试。很快,她便掌握了窍门,也当起了“小蜘蛛侠”。母女二人共同努力,在顶峰胜利“会师”。

在过去的10年里,这位“90后”妈妈用她独特的方式,带着一对儿女探索世界,教会他们自己书写自己的人生。

吴雪莹与女儿一起攀岩。

吴雪莹与儿女在海边玩耍。

多元体验拓视野

吴雪莹此前是一名记者,现在在一家国企工作。23岁那年,大女儿诞生。几年后,小儿子又来到她的生命里。两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再到牙牙学语,每一个成长的瞬间,她都亲力亲为。

工作之余,她带着孩子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去跑步、游泳、爬山、瑜伽、划桨板、攀岩……他们还约好了,要去学潜水,一起去毛里求斯追鲸。在她看来,每一次外出都是一个成长的契机,孩子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会观察、学会交流。“我不希望我的孩子生活在一成不变的规则里。我希望他们像自由的小鸟,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我,会努力保持最好的状态,当他们需要我时,我也可以跟上他们的步伐,做一个不扫兴的妈妈。”吴雪莹说。

换位共情懂童心

从女孩,变成妈妈,角色的转变让这位“90后”姑娘有了很深的感悟。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她总是愿意“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们。“我没有把他们当孩子看,而是当成我的朋友。我认为,理解和尊重,比爱更重要。”

在吴雪莹眼中,女儿像一只猫,高傲且有着御姐范儿;儿子则像一只狗,特别亲人,嘴巴还特别甜。两个孩子性格迥异,相处中难免会有矛盾。每当这时,吴雪莹不会急于为他们评判对错,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她相信,孩子们有自己处理矛盾的方式,他们能学会理解、包容和沟通。

吴雪莹不定义自己,更不定义孩子们的成长轨迹。她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吴雪莹说:“我的努力也在感染着他们,相比于要求他们必须做什么,不如让他们从小学会思考,走出精彩人生。”

陈金铭

在泥土与裙摆间起舞的母亲

天刚蒙蒙亮,厦门集美后溪镇许溪沿线,绿嘉畔生态采摘园里已经热闹起来。

一个身影在果树与菜畦间穿梭,她皮肤被晒得黝黑,双手布满老茧,动作却娴熟利落。

她就是陈金铭,52岁,这片将近10亩采摘园的“园长”,一位在泥土和裙摆间起舞、在雨靴和皮鞋间穿行的母亲,一个不想被定义的妈妈。

陈金铭展示她的种植成果。

不惧质疑开启“新人生”

曾经,陈金铭的生活安稳和乐,守着一家日用品店,围着家庭和孩子转。但命运却跟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七八年前,丈夫在接电时遭遇意外,从高层摔落。一边要在医院照顾丈夫,一边还要操心家里的生计。那段时间,她两头跑,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心里那股劲儿始终没松过。等丈夫的情况稍微稳定些,她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开启了新角色——种植户。

可周围的人都不理解她,甚至满是质疑。“一个女人,不好好守着店,搞什么农业,晒得黑不溜秋的,能有啥出息。”面对质疑,陈金铭没往心里去,“当我在拔一棵草、种一棵菠萝蜜的时候,内心好像在种植一个希望,这种充实没办法用语言表达。”

两年多的时间,她硬是凭着一股子倔强劲儿,把满是乱石的荒废荷花池,改造成了如今生机勃勃的种植园。

在雨靴和皮鞋间穿行

“前半辈子,过得懵懵懂懂,都是围着生活转,围着家庭转,围着孩子转。”陈金铭站在园子里,望着满园的果实,眼里满是憧憬,“直到开始打理这片采摘园,我才感觉自己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每天来园子里,心里就踏实。”

曾经的她,是村里的计生小组长,也是一家日用品店的个体户,现在是采摘园的种植户,还是镇里的人大代表。

她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穿着精致的皮鞋和裙子,去见客户,上门送日用品。而到了园子里,她又立马换上雨靴,挽起袖子,素面朝天地开始干活。拔草、修剪枝叶,她干得热火朝天。“我觉得一个妈妈,不光要养大孩子,还得给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重礼仪家教,让他们身心都健康发展。”陈金铭不仅嘴上这么说,生活中也是这么做的。她对女儿的教育特别上心,但从不强求,而是给两个女儿足够的自由空间。“现在我就想啊,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周边的人都能吃上健康的蔬菜。”陈金铭看着这片采摘园,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和汗水。她用自己的方式,打破了别人对她的定义,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导报记者 钱玲玲 康泽辉 孙春燕 郑丽金

来源:海峡导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