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导航
首页 实时讯息

四年来免费提供一日两餐

发布时间: 2025-08-21 08:21:00 阅读量:0

老人们前来华锋陈铁长者公益饭堂就餐。胡梦杰 摄

老人们在华锋陈铁长者公益饭堂相聊甚欢。

胡梦杰 摄

还没到午饭时分,霞山华锋陈铁长者公益饭堂就热闹起来。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坐,有的闲聊家常,有的笑着招手问候,等候开饭。

十一点半,准时开餐。工作人员熟练地擦拭桌面、分发饭菜,不时与老人家寒暄几句。夏日炎炎,菜色更显清淡,一锅香喷喷的番薯粥成了“抢手货”。厨房还贴心准备了牛奶,为老人们补充营养。

吃完饭,老人们并不急着回家,而是聚在一起,唠唠家常。既解决买菜难、吃饭难问题,也缓解了老年生活的孤独感,像这样的长者饭堂,正在霞山区“遍地开花”。

食有所依,老有所乐。近年来,霞山区聚焦独居老人做饭难、用餐难问题,大力推进长者饭堂建设,引入社会力量,采用“企业让利+政府补贴”共建共享模式,打造让老人省心、放心的食堂。华锋陈铁长者公益饭堂便是其中一颗“星火”,由村民黎剑华、黎剑锋兄弟出资创办,在一顿顿饭菜中传递亲情和善意。

●南方日报记者 陈思亮 通讯员 郑东亮

热饭香汤端到家门口

每天清晨5点半,天刚泛白,黎剑锋就踏出家门,赶往家附近的赤坎北桥市场挑菜。菜贩刚摆好摊子,他已穿梭其间,细细查看、精挑细选。海鲜旺季时,他还会特地绕去霞山渔人码头,看看有没有新鲜上岸的鱼虾,赶早“抢鲜”。

“小小一口饭,讲的是细节、是心意。”黎剑锋负责食堂的每日采购,最看重“干净、安全、易消化”——猪肉、鸡肉、鸭肉、虾、鱼等多种食材换着花样煮,搭配时令蔬菜,既讲营养搭配,又重口感层次。

黎剑华站在饭堂门口,望着一汪熟悉的水塘,眼中闪着柔光:“我小时候就是在那儿学会游泳的。”

他回忆说,最初兄弟俩只是自发为村中年迈体弱的老人送饭上门,后来干脆把自家的农家乐改造出来,建成如今的长者饭堂。

过去,陈铁村的老人需一大早赶到村头的天光墟买菜,返家后还需进行烹饪,既辛劳又多有不便。2020年11月,华锋陈铁长者公益饭堂揭牌,热饭香汤端到了家门口,改变了这一切。

从最初每天20余人,到如今稳定服务50多人,年复一年、一日两餐的热饭热汤,吃出了口碑,也印证了兄弟俩多年的坚持与付出。

饭堂由4名工作人员组成,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每天中午,厨房里蒸汽升腾、锅铲翻飞,热气裹着饭香飘出村头巷尾。

善举引发“暖心接力”

炎炎夏日,饭堂工作人员黎庆和骑着电动车,穿村越巷,把一份份热饭送到腿脚不便的老人家中。汗水顺着黝黑的额头滑落,他却早已习以为常。

“我们会提前和老人家沟通,有的请假,有的来得晚,就把饭菜热着等。”平日里,黎庆和不仅掌勺炒菜,还会细心地将6份饭菜打包,有些老人不便出门,村里就安排顺路的邻里帮忙带回去,自己也经常亲自送。

饭堂成了老人家们的“第二个家”。“这里伙食好,人情更好!”75岁的林阿姨一边笑,一边拍拍肚子,“我都说自己是被饭堂‘喂胖’的。”每天,她都会准时骑着电动车来饭堂,与姐妹们吃饭、聊天,热热闹闹,像赶一场熟悉的集市。

华锋陈铁长者公益饭堂的兄弟俩利用以前经营农家乐的场地、桌椅,自家人帮工,自己去采购,通过不断降低饭堂运营成本,才做到长期为村中老人提供免费两餐。

兄弟俩的善举传开,越来越多单位、企业和热心人士纷纷加入“暖心接力”:有人捐大米、油盐,有人送包点、糖果,饭堂会将日常所需留下,其余就打包好分发给老人带回家。

不过,陈铁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部分偏远村落的老人前来饭堂仍有不便。黎家兄弟希望,未来能添置一辆接送专车,让老人们避暑就餐更轻松,不再为来回路途发愁。

“四年多了,每次回来,几十位老人笑着跟我打招呼、聊聊天,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黎剑华动情地说,“这份信任,我们一定会守住。只要大家还愿意来,我们就会一直做下去,让老人们吃得舒心安心。”

■相关

霞山实现长者饭堂全覆盖

服务老年群体

超1.6万人次

小饭碗连着大民生。截至7月底,霞山区启动1个区级长者饭堂和11个街道级长者饭堂,实现长者饭堂全覆盖,累计办理老年就餐卡超2000张,补贴服务老年群体突破1.6万人次。

7月1日,东新街道长者饭堂(三春晖社区餐厅)正式揭牌启动。饭堂占地1000平方米,环境明亮整洁,可同时容纳280人就餐,为周边长者提供宽敞、便捷的用餐场所。

饭堂由东新街道办事处与湛江三春晖社区餐厅有限公司共建,不再局限于“吃得饱”,而是以“就餐+社交”双功能融合,探索“陪伴式养老”新场景。饭堂不仅供饭,更营造出一个有温度、有归属的长者共享空间。

要吃得方便,更要吃得好。由霞山区民政局与诚和素食馆(原六和家园素食馆)共建霞山区长者饭堂(诚和素食馆),主打自助素食,为追求健康饮食的老年人提供了更多选择。

素食馆采用“企业让利+政府补贴”模式:企业每餐让利4元,政府对60岁以上老人每日补贴3元,特困、低保群体补贴达5元。从“价格可承受”到“饮食更健康”,霞山区长者饭堂实现精准兜底,减轻了群众家庭负担。

从村民自费运营,到社会共同助力,霞山在长者饭堂建设上的探索,不止于“建”,更在于“共”,让更多目光聚焦于老人餐饮问题,全社会共同出力,正在成为湛江长者助餐服务的关键转折。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