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导航
首页 实时讯息

让环卫工翻垃圾找儿童手表,“对内加压对外讨好”并非讨喜的暖故事丨封面评论

发布时间: 2025-07-14 20:07:00 阅读量:0

蒋璟璟

七月初,来自深圳的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从太原抵达大同,在车上时,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玩耍,下车时不慎遗忘在列车上。次日上午,卢女士拨打12345热线求助。两名环卫工人花费4小时徒手在8吨垃圾中找到。当地媒体报道后,强调大同市从12345热线响应到环卫工人执行的全流程高效协作,展现城市服务温度,却引发网友的普遍质疑,认为“这样的行为有必要吗?”(新闻晨报)

卢女士大概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想着求助一番碰碰运气。不曾想,当地有关部门真的是“高度重视,不遗余力”,两位环卫工人付出了巨大辛苦后,丢失的电话手表从一大堆垃圾中被成功找回。原本是美谈一件,只是经过一波宣传报道后,还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不少网友认为,此举没有必要,太浪费人力,并且也额外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属于“牺牲他人,博取美名”。这种种论调,不无道理。

此事中,“大同城管安排环卫工翻找8吨垃圾”的表述,最是惹人非议。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悖论,那就是“做决定的与执行的是两拨人”,环卫工人的意见、意愿,或许自一开始就没有被充分考虑、充分听取。须知,翻垃圾找失物,这并非环卫工人的固定职责。“帮忙是人情,不帮是本分”,可是在此事中,却是“人情”被城管的负责人做了,而“辛劳”则全由环卫工人承担。这显是公平,也难怪会被质疑,是否是“强加于人”?

若是在垃圾堆里帮人翻找遗失的高价值目标或者有特殊意义的物品,还算是苦得其所。可是大费周章地找个儿童手表,又是何必呢?当地相关部门之所以这么上心,当然不真的是“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的高觉悟,想必还是基于某些更务实的考量。比如说,为了自己系统的12345“工单转交”完成率、满意度更高。比如说,为了营造“宠客”的美名,来服务人设打造、文旅开发的需要——“正能量”“暖故事”可遇不可求,若是生造斧凿、用力过猛,反而会适得其反吧。

帮助群众与善待员工不可偏废,“对内加压,对外讨好”的管理文化,在当下这个反内卷的大氛围内,注定很难讨喜。不是不可以帮忙翻垃圾找失物,关键是要本着自愿的原则,要有额外报酬匹配“增值服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