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导航
首页 实时讯息

金融引擎助力提速“百千万工程”

发布时间: 2025-07-21 08:09:00 阅读量:0

农行广东茂名分行员工向农户介绍特色金融产品。

韶关翁源县官渡镇华东村高密度鲈鱼养殖项目开工。农业银行广东分行供图

今年是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三年来,广东加快引导各类金融资源下沉县域,推动乡村加快全面振兴、城乡加快融合发展,激发县镇村内生动力。

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农业银行广东分行精准滴灌金融“活水”,主动靠前服务“百千万工程”,持续提升“三农”县域金融服务质效,连续5年获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监管考评优秀。近期,该行参与的驻韶关翁源县纵向帮扶组团和茂名高州市纵向帮扶组团、韶关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汕尾海丰支行还获得广东省委通报表扬,这些集体是“百千万工程”火热实践的生动注脚,也充分彰显了农行广东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良好成效。

聚焦客户深走访

加大信贷支持

县域、镇街,是广东“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如今,在韶关翁源县工业园区内,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福润五金制罐公司便是其一。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从事金属包装容器和塑料包装容器的制造、批发与零售,凭借先进的研发能力、稳定的市场销路和严格的管理体系,发展蒸蒸日上。

随着订单增多,公司面临着资金短缺“老大难”问题。“销售额上来了,但下游客户的应收账款周期较长,占用了公司资金,流动资金一旦没跟上,公司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就变得困难了。”公司负责人坦言,一开始面对资金难题没有好的办法,只能苦熬。农行韶关翁源支行上门走访时,了解到这一问题,不仅热心向他们介绍其他企业的发展经验,还现场提供专属融资方案。

“我们通过政银企对接机制,常态化跟踪政府招商引资和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并派出团队定期走访,提供‘一企一方案’金融服务。”农行韶关翁源支行负责人表示,在专项走访中,农行员工敏锐捕捉到公司资金需求,迅速制定实施计划,最终为福润五金制罐公司提供了8900万元综合授信。在此基础上,该行以“点—线—面”服务模式,持续优化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措施,先后为翁源县工业园区内26户企业提供总额近14亿元的专属信贷资金。

“有了这笔贷款,我们‘如鱼得水’,原材料收购、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都立马安排上了。”看着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货车从厂区驶出,福润五金制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这是农行广东分行落实广东省纵向帮扶工作要求、帮扶韶关翁源县的案例之一,也是该行聚焦县镇村客户需求、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农行广东分行按照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谋划二十条具体措施,启动“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市、区)服务对接活动,营造政银联动的良好氛围。省、市分行和县支行协同,聚焦“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镇、村,制定“一县一服务图谱”“一镇一服务方案”“一村一服务清单”,助力各地因地制宜重点推进,形成标杆示范。同时,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新型帮扶协作机制,组团纵向帮扶韶关翁源县、茂名高州市等地,选派干部到对口帮扶协作县(市、区)挂职,在资金支持、资源对接等方面给予支持,完善上下贯通、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聚焦产业破难题

打造创新模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地处南海之滨的茂名,近年来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深挖发展潜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成功探索并走出了“五棵树一条鱼”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产业振兴,金融先行。随着茂名大力发展以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和罗非鱼等为代表的“五棵树一条鱼”特色农业产业,农行茂名分行坚持金融服务跟着产业发展走,推动金融资源精准向“五棵树一条鱼”汇聚。特别是今年以来,该行进一步加强政银企三方联动,先后在“五棵树一条鱼”对应的主要产区挂牌成立了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和罗非鱼六大特色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发布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创新推出荔枝龙眼产业贷、三华李产业贷等一系列特色产品包,并为相关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开设金融服务专窗,金融赋能茂名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撬动县镇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农行茂名分行涉农贷款突破300亿元,其中“五棵树一条鱼”特色产业贷款达到71亿元,稳居茂名金融机构前列。

这样的金融创新实践,不仅在茂名上演,还在广东其他地区纷纷涌现。在韶关,农行围绕船舶、小水电、兰花等客群,优化产品体系和作业模式,创新船舶抵押贷款、小水电贷款、兰园贷等信贷产品,提升了金融服务特色产业的适配性和覆盖面;在汕尾,农行锁定丝苗米、首饰和珠宝等产业客群,建立了海丰县丝苗米、梅陇首饰、可塘珠宝等12个建档项目,创新推出针对性强、手续简便、放款快的种养殖专业大户贷、梅陇首饰e贷、可塘珠宝e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助力“汕字号”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农行广东分行以头号力度服务广东“百千万工程”,聚焦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民生底线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百亿强粮、百企百链、百亿倍增、百园“贷”动等四大专项行动,积极打造创新模式,推出特色信贷产品,助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截至6月末,农行广东分行县域贷款余额近6000亿元,比年初增加400多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超5200亿元,比年初增加超500亿元。

聚焦一线“三下沉”

提升服务质效

5月29日,在韶关翁源县官渡镇华东村,村委会与村民养殖户代表签订了高密度鲈鱼养殖项目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村集体渔业“一村一品”迈出关键一步,预计将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以上。

高密度鲈鱼养殖是一种优化水体环境、精准调控养殖参数、在有限空间内大量养殖鲈鱼的先进模式,实现了养殖产出的大幅提升。这是由农行广东分行派驻华东村第一书记兼翁源县官渡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刘显锋牵头的富民兴村项目。“项目启动两年多了,从最初的走访调研到用地报批,再到后面的资金支持、设备安装等等,看着项目一步步建成,我心里特别高兴。”在现场见证协议落地的刘显锋激动地说。目前,一期项目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刘显锋所在的驻官渡镇工作队还积极协调多方资源,努力争取到县级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项目二期建设,他们持续探索着“金融助农”的新路子、新法子。

刘显锋是农行广东分行的一名员工,也是该行“千人派驻百千万”行动的一员。为更好地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近年来,农行广东分行通过重心下移,深入基层一线,推动金融力量、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三个下沉”,将金融资源真正落实到县镇村并送达“最后一公里”,让金融“活水”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而“千人派驻百千万”行动,正是金融力量下沉的成功实践案例。近年来,农行广东分行充分发挥近千名金融助理“联络员”“服务员”“宣传员”的作用,将金融助理打造成为下沉一线的“金融生力军”和“流动服务站”,切实做好县镇村金融服务。他们认真履行“联络员”职责,深入县镇村一线,广泛走访各地企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户,摸清农情县情乡情,定期汇报工作中掌握的政策信息和金融需求;他们认真履行“服务员”职责,围绕广东各地“百千万工程”工作重点,全面对接各类主体融资需求,加大农户贷款、普惠贷款、项目贷款等投放力度,同时加快建设数字乡村,积极推广掌银高频场景、惠农云场景、“三资”平台等数字化工具,为镇村发展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他们认真履行“宣传员”职责,通过“千人聚力助春耕”专项行动、“三农”金融讲堂等方式,主动“走出去”宣讲征信、消保、反诈等方面的金融知识,推广惠农金融服务。

撰文:王淼怡 黄旭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