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导航
首页 实时讯息

4月M2增长明显提速

发布时间: 2025-05-15 00:09:00 阅读量:0

新一期金融统计数据出炉。5月14日,央行发布2025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月末高1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24万亿元,同比增长8.7%。

整体来看,主要受隐债置换、季末透支及关税战骤然升级等影响,4月新增贷款有所回落。同期新增社融大幅度同比多增,4月末M2增速较上月末也有显著上升。

货币供应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狭义货币(M1)余额10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前4个月净投放现金3193亿元。

数据显示,前4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2.5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8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10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19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88万亿元。

由此计算,4月存款减少约8700亿元,同比少减大约3万亿元,对M2余额增速上拉影响约1个百分点。4月M2余额增速明显提升,比上月末高1个百分点,3月末为7%;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央行曾多次提及,债券收益率变动对货币总量有较大影响。2024年1—4月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债券价格整体处于持续上涨态势,对应理财产品收益率随之上行,引发居民购买理财的热情升温,银行存款向理财等非银产品分流转化,大量存款“搬家”到理财产品,M2增速出现逐步回落势头。

在上年低基数效应作用下,2025年4月M2增速出现提升。业内专家认为,在去年较大力度的金融数据“挤水分”后,过去相当一部分虚增的、不规范的存贷款被压缩,金融总量数据增长更稳更实。同时,今年以来,存款向理财分流的情况也明显减少,部分资金还从理财回流到存款账户。还原去年基数的特殊因素影响,4月末M2增速仍保持上月相对平稳的增长水平。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随着低基数效应的递减,未来M2同比增速会恢复到今年前几个月的正常增长水平。

另在社会融资规模方面,初步统计,2025年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6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3397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同比多3.58万亿元。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4万亿元,同比增长8.7%。

细化来看,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6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1—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34万亿元,同比多增3.61万亿元。

从融资结构来看,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是社融规模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因素。2025年以来,政府债券发行明显加快,1—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超过5万亿元,同比多约3.6万亿元。其中,4月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加上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持续推进,当月净融资约9700亿元,同比多约1.1万亿元,上拉社融增速大约0.3个百分点。

整体而言,2025年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名义GDP增速,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仍然较大。业内普遍认为,金融总量数据持续较好,体现出央行逆周期调节和金融稳经济的效果。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