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梧桐大道“商拍”为何再度泛滥?
“前面那边有光线可以拍出画面,试一试吧,第一张不要钱。”“买五送一,再往前走就找不到这么好的位置了。”7月份的南京中山陵梧桐大道上,即使天气炎热,两侧的人群依然熙熙攘攘,除了从各地赶来的游客,还有大量的商拍人员在揽客,让本就“爆满”的梧桐大道行路更加艰难。今年上半年本已经过一轮整治的中山陵商拍现象,为何再度泛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回归的“室外摄影棚”
在梧桐大道入口处,一块告示牌上用红底白字写着“谢绝商拍”“禁停非机动车违者清拖”等字样,而讽刺的是,7月19日下午4点左右,就在这块告示牌旁,正停着多辆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几名商拍人员站在告示牌前,不停地招揽从此经过的游客。
“我们这边拍立得也有,相机也有,你可以都试一下,第一张不要钱,20元包精修。”19日下午,记者在梧桐大道上遇到了多名商拍人员。经过对比,记者发现,这里的商拍基本都是单张20元、拍立得25元。而商家口中的“精修”,实际上是拍好后用软件简单修图,几秒钟便可完成。商拍人员刘一娴表示,自己的团队都是摄影专业的大学生,技术“靠谱”,当天中午11点到下午4点,她们已经拍了四十几张照片。
作为南京的城市名片,近年来,钟山风景区陵园路梧桐大道已经成了人气日益高涨的“网红大道”,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梧桐大道在丁达尔效应和四季风光的加持下频频出圈,也让商拍人员嗅到了机遇。记者了解到,今年“五一”前,中山陵园管理局行政执法支队与中山陵派出所曾联合开展行动,对陵园路违规占道收费拍照行为依法进行整治,彼时还尚见成效,几名游客回忆,5月份到中山陵旅游时,路面上商拍人员确实少了许多。
然而,如今记者在现场看到,无数的商拍人员又堵塞了上山的道路,推销着拍照生意,几乎两三步便能遇到一个商拍团队。而左侧的下山路则成了“摄影区”,商拍人员或扛着相机拍照,或手持平板给游客审图。有些暂时没做成生意的,就用板凳占着“机位”,时不时还会和同行就机位的争抢爆发争吵。在两侧人行道中间,并不宽敞的车道本就只能容纳上下两道车流,却因为商拍经常被堵住。有些游客为了更加“出片”,还选择站在车道中间拍照,造成交通堵塞。
无人监管的灰色产业
“感觉回到了20年前的旅游景点,全是拉着你做生意的人。”第一次来南京旅游的张临从中山陵下山后,对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和许多游客的反馈一样,记者走出景区附近地铁站后,就有好几名出租电动自行车的车主开始拉客,一直“陪着”走到梧桐大道入口;刚到山下,几名老人就争着上前向记者推销防晒帽、防晒衣;在梧桐大道采访时,从山脚到山上景区,全程都有商拍人员揽客,有几人甚至跟在身后走了好几分钟,不停地劝人试拍一张。
如今仍然竖着“谢绝商拍”告示牌的梧桐大道,为何又商拍泛滥?一名商拍人员告诉记者,事实上除了“五一”假期前后那段时间管理较严,如今的大热天,现场管理人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实也是如此,记者在现场看到,就在身着印有“执勤”字样反光背心的现场管理人员身边,许多商拍人员明目张胆地做着生意,并未受到任何阻止。同样,电动自行车租赁等其他“产业”也未得到明显管控。“电动自行车需要吗?全程5公里,走着肯定难受,下山也可以,我给你便宜点。”在梧桐大道上,记者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在向路过的游客招揽生意,在他身旁,一名管理人员正靠在车上休息,两人有说有笑。
商拍的存在,已经影响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天这么热,又是步行上山,已经有点烦躁了,商拍人员还一直来问。”游客程洁告诉记者,原本自己和朋友在梧桐大道上拍照,商拍人员看到后立刻走过来问是否要商拍,一开始婉拒后,对方仍然不停地兜售,被多次拒绝后,商拍人员一改态度,说那就别占着他们做生意的机位,去别的地方拍。记者在现场也看到,大量的商拍人员不仅挤占了游客观景、游览的空间,还常常以拍摄为由要求其他游客“让路”。
商拍问题期盼有效管理
有不少声音认为,商拍的火热似乎能为景区、书店带来更多的网络流量和客流,然而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却选择对商拍说“不”。曾在先锋书店经营商拍的朱先生就向记者吐槽:“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白捡的流量不要,我们也等于是帮他们做宣传了。”对此,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孔群喜认为,书店和景区等消费场景对商拍的拒绝并非拒绝流量,而是一场关乎“品牌资产”与“体验价值”的保卫战。“消费场景出售的不光是商品或门票,而是一种精心营造的、具有排他性的体验。商拍行为是一种‘场景寄生’,它将原本的消费体验降维成了一个免费的、可任意取用的摄影棚,这种行为在攫取场景价值的同时,也干扰了核心消费者的沉浸式体验。”孔群喜表示,“将他们请出场景”这种看似“壮士断腕”的切割,其实是企业在商业逻辑上的一次“清场”,是保护其最核心的“体验资产”不受侵蚀,确保长期品牌价值不被短期、劣质流量所透支的理性决策。
对于如何优化管理商拍乱象,孔群喜建议,可以借鉴城市管理的“摊位制”逻辑,划定特定的“商拍推荐区”和严格的时间段,对进入区域内进行商业拍摄的团队实行许可证或线上预约制度,将这种无序的私人营利行为,转化为一种可控的、需要支付“场景使用费”的商业活动。这笔费用可以直接反哺于景区的环境维护、安保力量加强以及对游客的体验补偿上。这样既能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又能将外部矛盾转化为景区的增收渠道,变混乱为有序。
值得关注的是,商拍并非中山陵的“一家之痛”。在南京,老门东、颐和路以及曾经的五台山先锋书店,均是社交媒体上炙手可热的“出片”地,也因商拍泛滥成了社交媒体上外地游客口中的“避雷”点。记者调查发现,各热门景点对治理商拍乱象的探索,成效往往并不明显,其根源或许在于消费场景自身对商拍行为缺乏制约力。一名先锋书店的员工向记者透露,在拆掉招牌之前,书店也尝试过规划摄影留念区域,并配备保安,但保安对商拍人员并不能实行有效管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山陵,记者发现,梧桐大道上的管理人员实际只是某保安公司的保安,对商拍的制止能力同样有限。这也意味着,商拍等现象未能实现有效管制,并不仅仅是景区单方面管理缺位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一难题,或许还需要多方合力。
来源:江苏经济报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中山陵 梧桐 人员 记者 大道 游客 景区 场景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7-21 10:07:00
- 本文链接:https://m.kqjh.net/news/0o5gKnY5ne.html
- 上一篇 > 亚泰集团拟转让3亿股吉林银行股权,增值率0.08%,公司最近四年累计亏损超115亿元
- 下一篇 > 76岁大爷看直播报名学AI,梦想日赚200结果倒赔2880
- 看!夜间经济热度不一般(中国消费向新而行·关注夏日消费) 2025-07-21
- 南京中山陵梧桐大道“商拍”为何再度泛滥? 2025-07-21
- 引境外游客入厦!厦门真金白银发奖励文旅经营主体及从业人员 2025-07-20
- 比亚迪:将进行“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智驾OTA 2025-07-16
- 长沙警方通报“男子砸记者采访设备”:刑拘 2025-07-16
- 听~7月16日“沈报头条”早班车丨无人车进村送快递啦! 2025-07-16
- 40℃高温来袭!记者实测长沙共享单车座椅逼近60℃,专家解读为何天气越来越热? 2025-07-15
- 以练筑防保“氨”全 2025-07-15
- 夏日经济激发惠州消费新活力 2025-07-13
- 第十五届台湾学生天府夏令营在成都开营 2025-07-12